人民網曼谷2月20日電 (記者楊一)柬埔寨西哈努克城消息:“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(以下簡稱‘西港特區’)的發展為我們一家人創造了就業機會,穩定的收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。”柬埔寨姑娘達尼由衷感慨,“以前,我的父母靠在家附近打零工謀生,收入不穩定,全家只能租房子住。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。”
2018年,達尼進入西港特區工作,目前在區內一家企業擔任整理工序操作員。作為默德朗鄉土生土長的村民,達尼見證了西港特區的發展。在中柬企業的攜手共建下,西港特區從零起步,在一片荒蕪之地上建起了國際工業園,如今已有202家企業(機構)入駐,創造就業崗位3.2萬個。
達尼的父母和姐姐也在西港特區內工作。去年,達尼家蓋了新房,買了一輛摩托車,一家人十分開心。不少當地村民像達尼家一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,生活蒸蒸日上。如今,交錯縱橫的水泥路貫穿默德朗鄉,色彩繽紛的磚房、樓房鱗次櫛比,沿街商鋪人頭攢動,生意紅紅火火……西港特區的發展不僅成為企業跨國投資的絕佳平臺,也為當地民眾端穩了“飯碗”。
在西港特區附近,坐落著一所設施齊全、設備先進的鄉村學校——江蘇—西哈努克默德朗友好學校。達尼就畢業于這里,那時學校的名字還是“默德朗鄉中小學”。據達尼回憶,以前上學的時候學校校舍很小,沒有娛樂場地,校內只有一個水龍頭,大家用水需要排隊。
西港特區聯合江蘇省政府、無錫市政府、江蘇省紅十字會、無錫市紅十字會等為學校捐建了電教室、教學樓、籃球場、供水平臺、圖書室等設備設施,還多次向開展“一對一”捐資助學活動,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。如今,該校學生人數較西港特區建設初期翻了兩倍,美好未來的種子在每一個學生心底生根發芽。
未來,隨著西港特區產城融合、產教融合的深入推進,繁榮富裕的康莊大道必將越走越寬,越走越遠,續寫合作共贏的新篇章。

達尼在西港特區內工作。

西港特區鳥瞰。

江蘇—西哈努克默德朗友好學校。

毗鄰西港特區的商店。
來源:人民網 http://world.people.com.cn/n1/2025/0220/c1002-40422379.html





